• 云法律>其他案例>地方強校涌向省會,這些高教弱省能否逆襲?

    地方強校涌向省會,這些高教弱省能否逆襲?

    時間:2020-11-13 9:01:54>跟律師談談<

       大學出走,兩股潮流。一者中西部985為尋求發展,向東部沿海地區遷移。二者地方強校集中向省會遷徙,壯大一些高教洼地。

       第二股潮流近來訴求頻頻。在山西,位于晉中的山西農業大學將注冊地變更為省會太原,位于臨汾的山西師范大學欲與太原師范大學合并;在河南,位于開封的河南大學在鄭州建設龍子湖校區;在安徽,有訴求將位于馬鞍山的安徽工業大學和位于淮南市的安徽理工大學遷址合肥……

       西學東漸,中西部985高校在東部布點,讓名城名?;ハ喑删?。一些高教弱省的地方強校遷址省會,能否遵循相同規律1+1>2呢?

       堂堂省會,一所一流大學都沒有,太原如斯。

       太原只有一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太原理工,今年網紅教授鄭強空降太原理工擔任黨委書記一職,接著與企業合作共建的20個研究院批量揭牌,怒刷了一波存在感。

       除了太原理工,太原其實還有一所中北大學,被譽為“人民兵工第一?!?,一所山西大學,20年來始終在困境中尋求突圍。據《山西日報》消息,11月5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指出重點建設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和中北大學三所學校。

       還有一批省字頭的高校實力不弱,但是不在省會太原,比如創建于1907年的山西農業大學,主校區位于晉中;以及位于臨汾的山西師范大學。

       9月底,山西農業大學低調透露注冊地更改消息,正式將注冊地變更為省會太原。針對山西師范大學與太原師范學院是否合并一事,8月11日山西省教育廳答復稱,正加強與教育部的溝通,積極爭取政策傾斜,全力推動工作開展。

       同樣位于高等教育中部塌陷區,河南在首輪雙一流建設名單中成為贏家,211鄭州大學入選雙一流大學(B類),百年名校河南大學入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不過,對高考報名人數超過百萬的河南來說,名校還是太少了。

       2019年河南大學龍子湖校區南大門正式落成。今年5月初,鄭州市委書記徐立毅表示,希望河南大學以鄭州校區建設為抓手,支持鄭州發展。

       另一中部省份安徽,雖然坐擁985中科大,但與長三角其它省市如江蘇、上海相比,還有再創地方高水平大學的訴求。

       9月29日,網友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塊的建議得到了安徽省教育廳的回應。建議提出,將有一定實力的地方特色型大學,遷址合肥或者在合肥建立新校區。

       安徽實施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離不開優秀的高校建設。建議認為,合肥擁有中科大、合工大、安徽大學仍然不夠,扶持其他基礎較差的高校如建筑大學、合肥學院等,成效又太慢。

       名城,名校,互相成就。省會的首位度,地方強校的辦學實力,相互借力。

       湖北亦是中部省份,省會武漢卻是高教名城。GDP占湖北1/3的武漢,擁有普通高等學校129所,無論是本科還是??聘咝盗?,都超過了湖北其他地市的總和。

       中國人民大學評價研究中心主任周光禮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大學由一個傳統的封閉系統走向開放,那么大學跟城市之間的互動關系會非常密切,名校和名城相互建構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周光禮認為,在開放系統下,強調大學要與區域經濟發展相互耦合。對城市來說,產業要轉型升級,現在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一座城市的發展都建立在知識創新的基礎上,有大學才會有知識創新。在這個過程中,雙方容易達成共識。

       河南省會鄭州,常住人口突破千萬人,2018年邁入GDP“萬億俱樂部”。列數河南省字頭的高校,河南大學在開封,河南理工大學在焦作,河南師范大學在新鄉。

       在全國第四輪學科水平評估結果中,河南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進入全國A類(A-)學科,成為河南省屬高校唯一進入全國第一層次的學科。河南理工大學也是全國煤炭高校進入A類學科的三所高校之一。

       再看安徽,安徽工業大學在馬鞍山,安徽理工大學在淮南,安徽師范大學在蕪湖、安徽財經大學在蚌埠。有人說,合肥心里苦。

       在中國科教網公布的2020-2021年財經類大學TOP20中,只有安徽財經大學、東北財經大學不在省會城市,不過東北財經大學在大連。

       周光禮指出,高等教育普及化之后,政府對大學撥款所占辦學經費的比例會越來越低,大量的經費都需要依靠學校自己去籌措。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如何極大地擴充資源,已經變成關系到每一所大學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問題,無論是向東部沿海省份遷徙還是往省會搬遷,都是為了資源。

       在此背景下,“西學東漸”也已經成為一股趨勢。西北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蘭州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7所985,全部在近兩年內有明確動作。

       同濟大學教育評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兩股潮流說明現代社會高等教育已自覺或不自覺地深受外部社會的影響,中西部985或三四線城市的本科院校發展受到區域相對弱勢的制約應該是不爭的事實。

       樊秀娣認為,從更廣闊角度看,高校不再是象牙塔,大學需要與區域經濟科技的深度交融中去發展。中西部985或三四線城市的本科院校往發達地區“挺進”,也是一種順勢而為的發展潮流。

       事物總有兩面性,強省會愈強,弱地市愈弱。

       樊秀娣認為,地方強校遷址省會,可能對相關大學的階段發展有利,也會進一步加劇地方教育發展的滯后。一言蔽之,不利于實現均衡、科學、充分發展的教育目標。

       教育部對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加強全國高校布局頂層設計的提案》的答復中表示,高校搬遷涉及高校辦學重要事項變更和高等教育布局重大調整,對此秉持審慎態度。

       針對安徽工業大學和安徽理工大學遷址合肥的建議,安徽省教育廳回應稱兩校尚無遷址打算,因為兩校是統籌考慮落實國家和省重大發展戰略、區域和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高等教育資源結構布局等各方面因素后設立的。

       然而,三四線城市尤其是中西部的三四線城市,很難支撐一所高水平大學的發展。一來經費始終是制約大學發展的重要因素,二來區位劣勢更加重了生源師資流失的困境。

       這一現象東部省份也難避。2018年江蘇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中,分攤到鎮江市的還不到南京市的1/7。江蘇大學2019年畢業生數據報告顯示,留在鎮江的本科畢業生占比僅為21.74%。

       地方辦大學的出路在哪里?樊秀娣認為,面對這樣的教育發展格局,需要在加大對省會教育投入的同時,利用地方高?!巴M”契機,通過各種政策條件,帶動地方教育和經濟的發展。

       周光禮認為,中國這么大,不宜一刀切。在經濟、社會發展非常發達的東部沿海省份如廣東、江浙一帶,有些縣級市的財力足以支撐一所高水平大學,可以在縣域布局。985高校西北工業大學今年在蘇州太倉市落戶異地校區,中外合辦大學昆山杜克大學已經在蘇州昆山市成立8年了。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為,普及化時代的高等教育,需要優化結構布局,以職業教育為定位的高校辦在地市和縣上,其實大有可為。



    (注:本新聞來源騰訊網)

    版權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有侵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刪除。)

    歡迎法律在線咨詢 律師在線解答  法律在線  免費法律咨詢熱線


    我們是云法律網,如果您對 “地方強校涌向省會,這” 還有其它疑問,
    歡迎咨詢我們全國免費咨詢熱線: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網上預約網上預約立即咨詢

    老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多毛,未满小14洗澡无码视频网站,亚洲无码在线观看视频,午夜少妇一夜情一区二区,正在播放无码義母 日本按摩高潮S级中文片| 在线岛国片免费无码AV| 79年熟女大胆露脸啪啪对白P| 美女自拍高潮流白浆| 小荡货奶真大水多好紧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午夜理论片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日本工口里番全彩色| 裸身美女无遮挡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奶大灬舒服灬太大了一进一出|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色婷婷亚洲六月婷婷中文字幕|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